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,老年瓣膜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率急剧上升,其中主动脉瓣狭窄已成为老年人中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。在面对高龄、体质虚弱及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时,传统的开胸手术风险极高,犹如走在生死边缘。然而,现代医学的突破性进展——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(TAVR),为那些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患者提供了一线生机。
什么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?
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一种微创介入导管技术。该手术通过在大腿根部或胸口部位进行穿刺,将新的人工瓣膜压缩在细管内,沿着血管输送至心脏主动脉瓣处。然后,医生会将人工瓣膜推出并固定在病变的主动脉瓣位置,全面替代病变瓣膜的功能。这一技术主要针对主动脉瓣病变,对高龄或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尤为适合。
手术过程及优势
该手术过程简单明了,患者右侧股动脉处进行穿刺,导管进入主动脉并扩开狭窄部位,随后将人工心脏瓣膜通过导管送至主动脉瓣区并打开,整个手术过程通常在一小时内完成。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,TAVR具有创伤小、无胸骨切开、仅需2-3mm的穿刺口等显著优势,减少了开胸手术可能带来的胸骨愈合风险与感染,患者术后24-48小时便可下床活动。
适应症及风险
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(TAVR)主要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反流等瓣膜功能障碍,可能由年龄、瓣膜钙化或先天性发育异常引发。尽管这种手术大幅降低了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,仍需关注瓣周漏、传导阻滞及血管并发症等潜在风险。
适合的患者群体
适合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主要患者包括:高龄患者(年龄>70岁)或心肺功能差、虚弱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;中高危开胸手术患者,STS评分>4%者,或与胸部粘连、肾功能不全等存在禁忌证的患者。此外,某些年轻患者也可考虑此手术,根据其病情及瓣膜耐久性进行综合评估。
总结
原野医生强调,TAVR手术的普及为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提供了“不开刀换瓣”的新选择。然而,具体适应症需由心脏外科等多学科团队(MDT)进行综合评估,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。对于关注健康、寻求心脏瓣膜治疗的患者,918博天堂将致力于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信息与服务,助您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。